欢迎进入浙江南特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两会关注:太难了!鞋企月薪8000招不来年轻人

阅读次数:447         发布时间:2022-03-08 03:37:05

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获悉,“制造业招工难、留人难”问题再次被提及,长期的招工难到底难在哪里?年轻人又都去了哪里? 

 

 

 
 
月薪8000仍留不住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谈起“技能人才培养”话题,叹息不已:“前年公司招的15个工人走了大半,如今只有6个人坚守岗位,这样下去,技能传承非断代不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对此也颇有感触。在去年全国政协组织的在江苏、重庆等地的调研中,她听到不少企业反映:从普工到高级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
 
自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以来,制造业类职业占比一直居高不下。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排行显示,100个“最缺工”职业中,有43个属于生产制造业。 

 

 

 

 
 
鞋企各种福利轮番“上阵”依然吸引不到年轻人
 
福建有上万家制鞋厂,用工需求非常大,但每年都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据了解,在福建招工广场这样的场景很常见:放眼都是块块红色的招工信息牌,鞋厂小老板们都非常热情招呼,卖力推销,各种福利轮番“上阵”,以吸引工人进厂。
 
但更常见的是“无人问津”的场景,某鞋厂的张老板无奈地感叹,“守了整天也只有十几个人前来询问,有意向的一个都没有。”往来的人流中,大多数是在摸索行情的,真正准备进厂的没几个。这其中,年轻人就更少了。
 
都说“制鞋业”是加班加点的代名词,福利条件差,住宿环境差、没有空调等。薪资方面,从2008年的保底工资1800元,发展到到现如今的7-8000都招不到人的囧局。甚至出现“月底结完工资后,成批的工人陆续离职”的情况,这对鞋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那么,像鞋业这样制造业为何招不到年轻人呢?
 

 

 
 
好高骛远成了年轻一代的“通病”
 
相比60、70后的吃苦耐劳的品质,80、90后更容易沉浸在物质的享受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品质的提升,招工问题也由以前务工方“托熟人、请客送礼”,转变成现在的招工方“提高待遇、连哄带骗”也招不到人的情况。
 
另外鞋业招工也存在“鄙视链”,房产中介好过销售前台,销售前台好过农民工,农民工好过鞋厂干工,鞋厂处在了鄙视链的最底端,工资成本提高,却仍招不到人。再者,制鞋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由于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
 
从劳动力市场是供需来看,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不下。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鞋企面对大量新手,前期培训费打水漂。这就造成年轻人、企业双输的局面。


浙江南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中型鞋材生产企业,主营生产:马丁靴鞋楦,高跟鞋楦,高筒塑胶鞋楦,低帮扁头鞋楦,平底鞋楦头,鞋楦定做,时尚高帮靴楦头,牛津鞋楦头,皮鞋楦,拖鞋鞋楦,凉鞋鞋楦,豆豆鞋鞋楦,高筒休闲鞋楦头,塑料中底配套,欢迎咨询:18989795526